面向制造业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面向制造业的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各重点行业的数字经济发展在研发、制造、产业链等方面呈现不同特征,发展路径各异。
一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仍处于起步阶段。2017年我国生产设备数字化率为44.8%,关键工序数控化率 46.4%,数字化设备联网率为39%。企业资源管理(ERP)、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制造执行系统(MES)普及率分别达到55.9%、16.4%、20.7% 。2017年我国智能制造就绪率为5.6%,比2014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二是装备行业以数字化研发工具的集成应用和基于产品的智能服务为双向突破口,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装备行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创新开展积极探索,行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79.8%。
三是原材料行业以强化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水平为着力点,打造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生产新体系。行业智能制造转型趋势显著,石化、大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分别达到6.8%、18.3%,在各重点行业当中居于前列。
四是重点行业数字化投入产出出现价值新拐点,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指数级加速增长态势,轻工、电子、机械、纺织行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接近或跨越中等水平。
五是各行业数字经济发展路径各异,原材料行业打造集约高效实时优化的生产新体系;装备行业提升产业价值链水平;消费品行业构建用户需求的精准采集、快速传导和实时响应的新能力。
六是食品、医药、石化、汽车的产业链协同水平较高,实现产业链协同的企业比例分别为9.2%、9.1%、8.2%、6.9%。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向智能化发展
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平台基础设施和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基础设施加速向高速率、万物互联、智能化升级,5G将在2020年前商用,智能网络将在2025年初具规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超500亿台设备连接。平台基础设施逐渐成型并向云与边缘计算融合化以及感知智能化方向发展,边缘计算成为平台基础设施的新战场。传统物理基础设施逐渐向数字化转变,当前年新增1500万台机器中,只有10%实现网络连接,基础设施升级空间巨大。
数字经济促使企业组织模式产生深刻变革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融合渗透有效降低了企业内外的交易成本,促使企业组织模式产生深刻变革,越来越多的企业呈现出网络化、扁平化、柔性化等主要基本特征。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小米极致扁平化组织模式、韩都衣舍“大平台小前端”的组织模式、华为“铁三角”模式等新型企业组织模式不断涌现。
拥抱平台经济成为助力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
平台经济核心是由多方参与形成的生态系统,拥抱平台经济,将成为助力企业高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一是推动业务转型,强化客户联系,减少资源共享成本,降低跨国运营门槛。二是推动组织转型,打破企业边界,推进组织扁平化,打造行业生态圈。三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企业从销售产品转变为提供服务,强化行业生态系统核心地位,通过数据变现等创造企业新的营收与利润来源。
上一条:文化产业分类:六年之变透露出哪些信息 下一条: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看国人网络新生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