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入口

传统经济学在互联网领域失灵了吗?

跨界竞争与颠覆式创新

同样地,跨界竞争也不是互联网经济的专属。传统经济也有跨界竞争,也就是管理学家所说的多元化战略,但这是需要慎重考虑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到了互联网领域,跨界竞争与颠覆式创新突然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现象,从零售到金融、从出行到外卖,到处都有互联网企业纵横驰骋的跨界身影,似乎无所不能、无往而不胜。

细分起来,互联网领域的跨界竞争分两种。一种是“我与你无关,但颠覆了你”,即本来处于毫不相干的另一个市场中的竞争者,突然就切进来挑战你。比如,本来是做出行业务的滴滴轻松进入外卖市场,而本来是做外卖业务的美团悄然进入出行市场。

另一种是“我颠覆了你,但与你无关”,即我把你给颠覆了,但本意并不是为了颠覆你,完全是误伤。比如,百年历史的箭牌口香糖在中国销量严重下滑,原因并不是益达,而竟然是人们忙着玩微信刷朋友圈,没时间嚼口香糖了。同样地,康师傅和统一方便面销量下滑也不是因为白象和今麦郎的竞争,而是因为美团和饿了么让食品外卖太方便了。

但是不管哪种类型的跨界竞争,从经济学视角来看,本质上都可以用范围经济来解释。严格按照范围经济的定义,同时生产不止一种产品时的成本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成本,似乎不能很好地对应互联网市场的跨界竞争现象。但如果我们考察范围经济的本质,即为什么生产不止一种产品时的成本会低于分别生产每种产品的成本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这些不同产品会共用某些关键生产要素,从而分担成本。正是因为这个逻辑,所以传统经济中的产品多元化战略,往往会选择与原有产品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产品,即管理学家所说的横向多元化。

回到互联网经济中来,为什么跨界看起来这么容易,正是因为尽管在产品或服务市场上可能看似毫不相干,但这些产品或服务会共用某些关键生产要素,从而能够产生范围经济。

最常见的共用关键生产要素包括算法(软件工程师)、计算能力(服务器)、数据、流量(用户)等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共用的生产要素必须算得上“关键”,即对于成本的降低之大足以改变企业的经济决策,否则无法产生范围经济。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以稀缺资源配置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中,互联网市场的免费模式可以运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给予完美的解答。而关于互联网跨界竞争,则可以用基于算法、计算能力、数据或流量等关键生产要素共用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来解释。

行业内其他流传的诸如用户思维、迭代思维、大数据思维等等概念和观点,要么似是而非经不起推敲,要么同样可以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加以解释。因此,可以判断,现有的基本经济学原理依然适用于互联网行业的新现象。但是,这并不是说数字经济的发展对经济学研究没有太大影响。实际上恰恰相反,数字经济将要或正在改写和重构经济学的几乎所有领域,甚至可以说,现代经济学即将掀起一场数字化革命。

上一页 [1] [2]

上一条:网络通信技术的十大特征 下一条:电视媒体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引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