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广电网络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升服务,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产业发展、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从2008年底开始,公司以市场、服务为导向,开始了技术管理体制由事业向企业的改革。通过技术创新、转变发展模式和技术人才培养等一系列改革发展,陕西广电网络联合实验室组建项目荣获2009年省广电局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一等奖;统一机顶盒软硬件平台项目荣获2009年省广电局科技创新奖技术成果应用与革新类一等奖; 陕西广电网络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荣获2009年省广电局科技创新奖技术成果应用与革新类二等奖等省内外多项技术成果奖项,在同行业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体制、机制创新
2008年以来,陕西广电网络树立科学发展观,变投资拉动发展的增长模式为科技带动、规模化运营模式。董事长吕晓明同志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研讨会上提出了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目标的“三化战略”和“4321工程”,开始建设运营支撑系统(BOSS),使企业跨入集团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轨道。为践行三化战略,公司组织实施技术发展战略,采取网企联手、战略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秉承立足实际、着眼未来、繁荣产业、共同发展的宗旨,重新布局公司技术体系。变原来的技术部独立承担公司技术研发任务为联合兄弟省网络公司、上游生产商、研发商、芯片研发和方案设计单位、机顶盒生产企业、零配件供货商和下游维护维修商共同研发,成立了“有线数字电视统一平台联合实验室”、“国家广电总局有线数字电视应用技术实验室”,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技术优势;变原来只讲技术投入不问市场、不问回报的体制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杠杆的产业化技术研发体制,为此,发起建立了“数字电视技术与产品市场应用协作体”、“全国十省(市)广电网络友好网联盟”。“友好网联盟”旨在通过产品技术共享、市场发展协同、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互换、经营管理互动、投资合作互助和高层交流互访,打造行业合作体,实现多方共赢,大幅度提升技术创新的规模化效益。
技术创新
陕西广电网络坚持以技术创新推进产业发展,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针对全国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标准不统一,品牌多样,应用系统互不兼容,售后服务难以保障等问题,2008年,公司联合芯片研发机构及产业链上的关联企业,成立“陕西广电网络机顶盒统一方案联合实验室”。截止2009年底,实验室研发生产的统一技术标准机顶盒已有150万台投入市场,应用性能稳定,不仅为陕西广电网络数字化整转节约成本900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为数字电视多功能、多业务开发和双向化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一研发成果在业界引起了较大反响,国家广电总局在陕西广电网络公司设立“国家广电总局数字电视应用技术实验室”。截至2009年末,实验室已联合15个省、区广电网络公司组建了数字电视技术与产品市场应用协作体,面向5000万电视用户市场研发数字电视应用新技术和终端新产品。
技术人才培养
在近年来的改革发展中,公司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战略地位, 2009年上半年,公司相继与华西大学联合建立了两个“陕西广电网络员工培训基地”,截至目前,共开办培训班11期,培训员工500余人次,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奠定了人才基础。
技术成就
一是高清电视数字在陕西成功落地。通过两年来公司体制、机制改革、技术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陕西广电网络技术探索和发展引起了业界的普遍关注,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为了完成国庆60周年数字电视高清节目在陕西有线网传输落地,公司协调联合实验室的相关成员单位,快速开发陕西数字电视高清机顶盒产品,并完成测试认证和大网发放工作;完成有线数字电视网络高清节目的信号接收、传输流调整、大网信号传输设计工作,实现了6套高清节目在有线数字电视网的收看,保障了高清节目的顺利传输。
二是联合实验室组建项目荣获2009年省广电局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一等奖。在现有机顶盒产供销商业模式的基础上,陕西广电网络对产业流程进行了创新,提出了成立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的构思,召集机顶盒芯片厂家、机顶盒厂家共同成立数字电视联合实验室,改变了原有的产业模式,将链式的结构转变为扁平式结构,通过联合实验室使得产业链上的各个成员更加贴近用户,真正形成以用户使用为中心、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产业构架。联合实验室围绕市场需要和用户需求出发,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起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实验室的模式是体制上的创新,是解决数字电视机顶盒目前在产业模式上所存在问题的有效方式,这种模式优化了产业结构,提高了产业效率,充分调动了各个成员单位的积极性,降低了各个成员单位的风险,提升了各个成员单位的利润。到2009年底,共完成各类机顶盒技术标准和规范13个、各方面技术成果8个、统一方案产品6个,实验室研发生产的150万台统一技术标准机顶盒投入市场,不仅为全省数字化整转节约成本近亿元,更重要的是为数字电视多功能、多业务开发和双向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09年6月,陕西广电网络数字电视终端统一方案联合实验室成果应用报告会暨国家广电总局有线数字电视应用技术实验室授牌仪式”在西安举行,向全国成功推介了联合实验室的合作模式以及实验室的研究成果,获得了与会代表的普遍好评。广电总局对陕西广电网企合作的模式也给与充分肯定,授予“国家广电总局有线数字电视应用技术实验室”。
三是陕西广电网络统一机顶盒软硬件平台项目荣获2009年省广电局科技创新奖技术成果应用与革新类一等奖。由联合实验室承担的“统一机顶盒软硬件平台”项目将数字电视终端市场较为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予以整合应用,发挥各技术的优势和特性,在成本、应用、服务上充分发挥技术整合带来的优势。对现有机顶盒方案进行了优化,对机顶盒资源进行了整合。实现了数字电视机顶盒的硬件资源的统一规范,为用户机顶盒的维护、维修带来极大便利;同时,他们还对机顶盒软件资源进行优化,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推广了数字电视的新业务、新应用,解决了数字电视机顶盒软件需求灵活和维护难度大的矛盾和问题。实现了机顶盒的硬件统一,优化了机顶盒的硬件设计,规范了机顶盒的外观和配件,提高了机顶盒质量,方便了机顶盒售后维修工作。为实现了机顶盒软件统一,联合实验室还制定了机顶盒软件的相关标准,制定了陕西统一平台系列规范,形成了一批技术成果。
四是陕西广电网络综合业务运营支撑系统荣获2009年省广电局科技创新奖技术成果应用与革新类二等奖。为实现陕西广电网络从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型,在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陕西广电网络全面整合了现有的数字电视业务、模拟电视业务、数据宽带业务,搭建了全面支持数字电视、数据宽带、模拟电视业务受理、服务和管理的综合业务运营支撑平台,实现统一的客户资源管理、统一的业务与运营管理平台、规范化的产品设计和灵活多样的营销方案管理等功能,同时对未来开发、运营更多的增值业务做好运营支撑准备。通过BOSS系统的支撑,实现了全省统一业务管理与运营管理,为公司掌控宏观经营状况、科学决策提供了技术途径;保证了各级市、县分支机构自主运营的灵活度。通过BOSS系统,在产品、价格、市场营销等方面给与分支机构较大的自主性与灵活度;通过BOSS系统建设过程中需求分析和流程梳理过程,对公司的业务管理与流程起到了优化作用;支持多种业务和多样化的销售产品组合策略、多种计费和付费方式,为公司进一步市场化、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支持统一的业务受理、客户资源管理、帐务管理和结算管理,整合了业务及客户资源,为公司进一步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采用了统一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架构,明确定义各系统的功能边界,为公司业务、客户模型标准化奠定了基础;建立了统一的IT支撑网络,实现数据集中存储,管理关键应用系统和数据;通过应用整合、兼容已有系统的功能及资源,有效保护了公司前期投资。目前,使用范围囊括全省10个分公司,2个子公司,3个直属公司,85个支公司,系统接入终端数量超过1000台。
五是宝鸡广电运维管理信息系统荣获2009年省广电局科技创新奖技术成果应用与革新类三等奖。通过公司多年运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认真思考,经历数次实践摸索,公司初步开发了用于运维工作日常管理和维护及知识和资源共享的软件平台――《宝鸡广电运维管理信息系统》,帮助部门实现动态的事务管理、资源整合和知识共享,使部门管理层对运维工作的状况有及时的了解,迅速掌握全网的安全运行情况,了解员工的最新状态,及时对运维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同时方便了相关岗位之间的协作和交流,实现对资源的科学、合理、有效管理,实现对资源的收集、整理、统一、调配,方便了所有相关人员对资源的共享,所有运维机构的资源统一的管理和调度。此信息系统具有开发简便,易维护,开发周期短,成本低,后期维护费用低等特点。据了解,《宝鸡广电运维管理信息系统》目前已在陕西宝鸡地区投入运行,负责宝鸡分公司及下属的10个支公司运行维护的日常管理工作和资源收集共享。系统投入运行近一年来,运行稳定,真正实现了对运维团队的统一管理,使全宝鸡地区的运维工作更加高效、安全、便捷,资源应用更加透明、灵活、科学。
多项技术成果奖项的取得,既是陕西广电网络科学发展、积极探索的有益成果,也是公司应对市场环境中新机遇、新挑战的有力举措,陕西广电网络通过不断深入的改革发展和技术创新,在跨越式科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前进。
技术支持:田园
上一条:公司在局系统廉政建设征文中获多个奖项 下一条:公司获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优秀奖
【关闭】